羊星信号满格 作品

第 2 章·阳光会来到土地上

 第 2 章·阳光会来到土地上

 关于机器人,王昉还没想好电费的事怎么解决。

 所以左思右想之后,他还是选择把它请到客厅里站着,想得起来的时候,就给他扫扫灰丶除除尘。

 客厅本就不大,放下一张双人沙发之后已经略显拥挤,王昉抱着这比自己还高半头的绣花枕头,转了半天才下定决心,气喘吁吁地把它放在墙角。退出半步去,他忽然发现这一切看起来荒诞不经。

 房子是政府发放的“阳光计划”参与者福利,说是福利,也就是一间一百平米左右的屋子,住王昉和罗阳两个大小夥子,多少有点儿拥挤。家具基本都是六年前发放房子的时候配套的老样式,只有客厅的双人沙发,是他们俩躺塌了两张之后的第三任家具,在脏成灰色的墙壁和到处乱响的木质地板的衬托下,显得水青色的沙发布是那么格格不入。

 真他妈的,王昉抱着鸡毛掸子想,买了个带清洁功能的玩意儿,还得给它清洁。

 但是真要让这机器人在他和罗阳这不足一百平米的房子里工作,又有点高射炮打蚊子了。王昉甚至不需要算,光是想想他就知道相关成本会更高。

 罗阳是不管这档子破事儿的。他照常工作,照常睡懒觉,照常逮着空就往外跑。王昉有时候也觉得很奇怪,怎么都是从小一块长大的,领同一份死工资,罗阳就能有闲钱去泡酒吧,他还得天天跟个老妈子似的在家打扫卫生。

 但是罗阳笑嘻嘻地问他:

 “我带你去酒吧,你去吗?”

 那还是免了吧您!

 不过话说回来,罗阳就长了那么一张浪荡公子哥儿的脸,泡在灯红酒绿里头最漂亮了;不像自己,王昉想,进酒吧还有被查身份证的危险。

 起初,他还不太适应家里有这么个像人又不是人的东西,总觉得在家里也有人在盯着他;不过,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也渐渐习惯了。

 怕什么,又不是真有东西盯着。

 随着时间推移,脑部改造计划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改造者名单也在虚拟空间中不胫而走。

 王昉自己都不太敢看网上各种媒体对这种改造的评论,怕看到什么很严重的后遗症或者副作用。术前居家调整的半个月,他除了在虚拟空间招猫逗狗,就是玩玩传统游戏——很多的服务器都因为缺乏资金而关停了,除了王昉最喜欢的纸牌接龙。

 罗阳倒是乐此不疲,天天不是在他耳边念叨着暴风计划的几大优点,就是上网查看第二批参与者的名单抽签情况。

 哦,是这样,第二批的参与者与第一批情况有所不同。第一批是由先锋者——那群最精英的丶由血缘和头脑双重标准决定的人——经过筛选后随机指定的,被指定的人没有退出的权利。

 第二批则不然。他们是自主报名,再从这些有意愿的人当中抽取一部分幸运儿——谁知道幸不幸运,但他们自己,是这么觉得。

 脑部改造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或者说,顺利得有点超乎王昉的想象了。第一批改造者共计五十人,除去四人临时外派,剩下的四十六个人里,他的术后恢复度是最高的,和改造系统的适配度也最高。对此,罗阳表示极度高兴,然后开了瓶不知道什么时候从黑市淘换来的香槟,冠以给王昉庆祝的名义,自己个儿喝了个干净。

 “尝尝,兄弟,这香槟才他妈叫香槟呢!早就说市场供应部那帮子畜生都把好东西搬自己家去了,净拿勾兑酒来糊弄人!”

 王昉记得,那天罗阳喝大了——废话那喝法谁喝不醉啊——满脸都是酒意,说话都舌头打结。瘦高个儿的年轻人把沙发躺得满满当当,好像压根儿没看见旁边还站着个愁容满面的四眼仔。

 “喝吧,哪天喝死得了——别,我不喝,喝了就成你倒卖非法物资的协同犯了!你他妈别想拉我下水!”

 王昉一边咽口水,一边推开了酒瓶子。

 黑市贸易对于群众而言,其实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尽管先锋者一直反复强调黑市买卖同罪,一旦抓到就是重罪,但其实每家每户都在黑市买过不少生活必需品——没办法,市场供应的商品太少,他们手里的钱也太少。

 王昉不是没在黑市买过东西,但自从工作收入能够支撑生活了,他就再没去过了。非法的东西,还是少碰为好。

 ——好吧,话说回来罗阳承认,自己是被王昉手里拿到的那笔不算丰厚,但确实也挺可观的术后恢复期的钱撩拨到了。

 这笔钱不在术前所签过的合同里,应当算是一次意外收获。王昉最开始还挺为自己的幸运感到庆幸的,但在连续接受了两天的采访和领导视察之后,他有点承受不住了。

 王昉隐隐约约感觉到有点不对劲。

 领导的口风滴水不漏,采访的方向却令他有所警惕。脑部改造很顺利,而且顺利得远远超乎其他改造者,这无疑意味着自己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研究人士的重点观察对象。至于会不会因此而成为他们下一步计划的试验品——

 倒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人一辈子的幸运机会都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这次碰巧走了运,下次就很有可能翻车。王昉这辈子活到现在,虽然没碰上过什么相当幸运的大机遇——当然,他知道,这种机遇就是来了,以他平平无奇的工作能力也根本抓不住——碰上连绵不断的小问题的时候,走运的事儿也实在不算少。这种事发生一次两次还值得庆幸,次数多了,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担心每一次都是最后一次。

 就像现在,王昉对自己可能会接受的二次改造充满焦虑,唯恐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在这没什么把握的改造里。

 “罗阳,我跟你说啊,哪天我要是真没了,你就别花那个冤枉钱,直接给我把灰扬大海里头得了,逢年过节地上海边看看我…诶对,万一到时候我还剩啥钱,你就干脆留着自个儿花吧啊,兄弟一场,我也不计较那个了…你说核污染?管他呢,哪天真变异了也跟咱俩没啥关系了,到那一步,你估计也早不在了吧。”

 罗阳已经数不清这是这几天王昉第几次郑重其事地握着他的手说这话了。最开始他还想着开导开导王昉,然而日子久了,他就知道王昉现在是听不进去别人的话的,干脆听之任之,顺便也帮着王昉计算他的遗産——话又说回来,哪有那么多遗産可算,王昉工作转正才几年,生活都还拮据,何谈积蓄。

 像他们这些二十多年前的“阳光计划”的産物,本来就是实验室里残渣一般的存在,被排进普通群众的汪洋大海中,也是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