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央 作品

第 122 章 主动

 仅仅只是赚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她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些金银转化为国家发展的动力,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提高百姓们的幸福感。

 扩大海上贸易规模、成为海上航行规则的制定者,不仅能让大量金银和物资流入大唐,同时,也能吸引一批人来大唐定居,获得宝贵的人力资源。

 优渥的福利待遇,能提高百姓们劳作的积极性,让百姓们自发地维护大唐。

 当李令月向嬴政提到“人力”这一块儿的时候,嬴政感到十分不解。

 人多的确代表着可以用的劳动力多,但人多,同时也意味着难以管理。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顺从,有些人则天生不服管。

 在嬴政看来,人口最好多一些,但又不需要太多,能够满足打仗、种田以及各项徭役的需求,便可以了。

 “大唐就那么缺人么?”嬴政用困惑的目光看着李令月。

 “那是当然!”李令月道:“我大唐的国土面积现在已经超过了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我大唐登记在册的总人口数,却只有四千万!”

 不说跟后世比吧,就是跟大秦比,这人口密度都实在是低得可怜。

 大秦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都还有两千多万人口呢!

 等李令月和武皇解决完土地兼并问题之后,大片大片的土地还等着百姓们来耕种,另外,想要大力发展工商业,也是需要人的。

 造船需要人,航海需要人,改良航海设备需要人,由海运行业带来的整条供应链都需要人。

 从事海上贸易需要人,开辟新航路需要人,未来构建起一张以大唐为主导的海上运输网还是需要人。

 由此,也不难理解,李令月为什么会那么希望提高本国人口了。

 在听完李令月的一番话后,嬴政陷入了沉默之中。他不由低下头,看着自己手中的舆图,陷入了沉思。

 与李令月相比,他是不是太容易满足了一些?

 有李令月等人的帮助,嬴政手中的舆图已经比大秦之前的舆图详细了不少。但大洋彼端,对他来说仍然处于一片混沌之中。

 等他一统天下之后,也命人开始建造船只吧。即使做不到远洋航行,周边的海域还是可以覆盖的。

 从李令月对航海的热衷上,不难看出发展航海业能够给国家带来的诸多好处。

 既然有利可图,那么他的大秦自然也不能错过这等好事!

 对于嬴政的想法,李令月表示支持:“阿政,你要是能把你在寻仙问药上花的金钱,拿来大力发展航海业,肯定能有一番收货的。”

 始皇帝都有钱资助徐福去寻找海上仙山了,还能没钱派人去开辟海上航线吗?

 嬴政:“……我没有寻仙问药,你们那里始皇帝做的事不要算到我身上。”

 这是他第几次强调这件事了?

 累了,他真的是累了!

 李令月看着他生无可恋的表情,不由露出了一丝笑

 容。

 兴许是她坏心眼吧,她就喜欢看嬴政破功的样子。

 “可毕竟,你们都是‘嬴政’啊,你们都有着同一套逻辑思维。我要是不时刻提醒着你,谁能保证你不会走上始皇帝的老路呢?”

 嬴政:“……知道了,令月这般关心我,我心中甚慰……”

 李令月:“别以为你这样说,我就听不出你的言不由衷。阿政,你可不擅长演戏。”

 嬴政:“……”

 平日里也没有人需要让他在他们面前做戏好吗?

 嬴政想了想,终究还是决定不为难自己了。

 他刚想向李令月询问她回到大唐之后,又经历了什么。那段空窗期,有没有给李令月带来什么影响。

 却在这时,底下有人了句“这次就先聊到这里吧,过两日,等我得了空,带你去我大唐的大街上逛逛”,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嬴政看着倏然黑下来的荧幕,捏紧了拳。

 习惯了,他已经习惯了。

 每当有其他人来找令月的时候,令月都会立刻“抛弃”他。

 不过……最好别让他知道那张家母女是谁!

 ……

 作为“行刺”武皇和李令月的主谋,本地县令与本地大盐商张家家主、王家家主都已经被投入了死牢。

 为他们贩卖私盐提供便利的一干人马也被尽数揪了出来,按律处置。

 这之间的过程这么顺利,离不开张家夫人和张家大娘子的“大义灭亲”。她们献上的账本,为李令月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正因如此,在张家和王家全家获罪的时候,张夫人和她的两个女儿得以幸免。

 在整件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李令月也看到了张大娘子和张家夫人的能耐与果决,这才有了今日这一面。

 张大娘子和张夫人原是巨富之家的小娘子和夫人,然而眼下全家落难,她们自然也不好穿得太过张扬。

 当她们被带到李令月跟前时,李令月发现,她们身上的衣着与寻常百姓无异。可母女二人到底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在见到李令月之后,她们虽然有些激动,却并未作出什么失礼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