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央 作品

第 110 章 掌权

 安庆绪在整顿好军队之后,再度率领叛军与唐军作战。

 李亨为了“吸取”安禄山做大的“教训”,对武将颇多防范。他在前线并不设置元帅,而是命令他所信任的宦官鱼朝恩监军。

 鱼朝恩一介宦官,不过是凭着李亨的信任才能坐上高位。他一个在富贵乡权势场里摸爬滚打的人,能有什么军事素养?

 很快,唐军便不出所料地吃了败仗。鱼朝恩将责任推到郭子仪身上,李亨又不问青红皂白地罢了郭子仪的兵权。

 可以说,大唐藩镇割据之祸,自李隆基而起,宦官干政之祸,却是自李亨而起。

 当初劝说李亨挺身而出重整河山的李倓为人颇为正直,向李亨直陈一些奸佞之过,李亨反而听信奸佞的谗言,下旨赐死了李倓。

 看到宦官们嚣张跋扈的情形后,在场的大臣们都不由唏嘘感叹。

 如今的他们,并不把宫内侍奉帝王的内侍放在眼中,他们何曾预料到,不过短短数年,十数年功夫,宦官居然就能仰仗着帝王的信任,在朝堂上跟他们平起平坐了呢?

 李隆基的种种行径固然让人鄙夷不耻,李亨除了在收复两京一事上有些功劳之外,别的事也让人着实难评。

 大唐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荧幕中给出的信息量太大,周围的大臣们一时被这些信息砸得有点懵。

 最终,他们看向了站在他们面前的武皇和李令月,决定请教一下这两位。

 大唐的先祖都亲自还阳了,他们不抓紧时机请教武皇和李令月,更待何时?

 此时,大部分人都将目光放在了武皇的身上,虽然武皇生前的种种行事手段备受诟病,但众人对于武皇的能力还是十分认可的。

 “请则天大圣皇后和镇国太平公主出面,为我大唐主持平叛之事。”

 当一名大臣率先站了出来后,越来越多的大臣选择应和他的话语。

 这些人簇拥在武皇和李令月的周围,李隆基则孤零零地站在一旁备受冷落,一时之间,竟让人分不清他们究竟是李隆基的臣子,还是武皇的臣子。

 武皇本就是为平叛而来,在李隆基的朝臣们恳求她接受朝政大事后,她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如此,朕与令月就再为你们忙活一把。李隆基乃引发我大唐动乱的罪人,即日起,废黜其帝号,将其拘禁在宫中。朝中政务交由朕来处理,一应军事则交由令月来负责管理。”

 “这……未曾听闻太平公主有军事方面的才能,将军政大权交予她,是否太过草率了些?”

 周围的大臣们迟疑着开口。

 “无妨,令月去了地下之后,曾跟随太宗

 皇帝学习兵法,

 太宗皇帝曾言,

 令月颇有他遗风。”

 已经习惯了装神弄鬼的武皇,

 现在也开始学以致用了:“况且,

 朕与令月刚从叛军处过来,对叛军的情况最为了解。由令月来进行指挥,效率自然更高。”

 听了这番话语,大臣们终于不再说什么了。

 既然太宗陛下都亲自认可了太平公主的军事才能,他们对太平公主指挥的战役,应该能够抱有一定的期待吧?

 两位先人专程还阳,肯定不是为了对大唐不利的。

 因此,周围的大臣们很容易便相信了她们的话。

 当然,在场之人并不都是忠于大唐的臣子,有些心思活络的投机者在听闻大唐即将迎来一场动乱之后,立刻便开始动起了脑筋。

 只是,碍于武皇和李令月还在这里,这些人一时不敢有什么异动。

 他们准备先装作大唐的忠臣,等武皇和李令月离开了,再做打算。

 这些人却不知道,在他们脸上神色有异时,武皇就已经盯上了他们。

 武皇掌权的那些年,她不知处置过多少对她怀有异心的大臣,她对手底下人情绪的变化最是敏锐不过,这些人并不是特别擅长伪装之人,又岂能逃过她的眼睛?

 不过,愈是如此,武皇愈是感到不解。

 连这种人都能当成宝,李隆基究竟什么眼光啊?

 作者有话要说

 1来自《新唐书》:有诏拜巡御史中丞,远侍御史,訚吏部郎中。

 刘秀光复了大汉之后,庙号是汉世祖。李亨光复了唐朝之后,庙号是唐肃宗。

 我认为其间的差距直白的体现在了庙号上。这两个哪个我都不粉,但我对李亨没有太多好感。

 ps:更正一下之前的一个说法。

 我之前提到中学生教科书说秦朝赋税2/3,我查到这种说法可能来源于《汉书·食货志》:“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颜师古注:“泰半,三分取其二。”

 然后出土《里耶秦简》记载秦朝时的田租税平均是十二税一,就比汉朝的十五税一高一些。

 我认为秦简比汉书可信一些,因为汉书也没给出数据来源和计算过程。中学生宝子们还是以教科书的数据为准,没必要跟分数过不去。不过,我真的觉得,关于历史,你越是去查资料,越会发现,有些东西始终会有争议,根本不可能像数学题一样有个标准答案。

 《里耶秦简》记载如下:

 《岳麓书院藏秦简(肆)》:出户赋者,自泰庶长以下,十月户出刍一石十五斤;五月户出十六钱,其欲出布者,许之。十月户赋,以十二月朔日入之,五月户赋,以六月望日入之,岁输泰守。十月户赋不入刍而入钱者,入十六钱。吏先为印敛,毋令典、老挟户赋钱。

 睡虎地秦简《田律》入顷刍,以其受田之数,无豤(垦)不豤(垦),顷入刍三石、槀二石。刍自黄及束以上皆受之。入刍,相输度,可(也)。

 译文意思:每顷田地应缴的刍(喂牲畜的草)稾(谷类植物的茎杆),按照所受田地的数量缴纳,垦种与否,每顷缴刍三石,稾二石,干叶和乱草够束以上均收,缴纳时,可以运来称量。

 出土秦简记载秦朝的赋税是:田租税:平均十二税一户赋16钱+刍一石15斤田刍:每顷是3石刍+2石槀。

 感谢在2024-04-2823:50:52~2024-05-0203:38: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想吃猫的鱼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vchiyao10瓶;夜景惜8瓶;言书、陌染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