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 作品
第1073章 1068【盘剥百姓】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姜夔这寥寥几句词,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信息量。
两宋之交,江淮地区成为战场。人口和经济损失严重,商旅几乎已经断绝,土地抛荒无人耕种。
就连淮阴、兴化、来安、乌江、巢湖等县,都因人烟太过稀少,直接从县降级为镇。
若没有靖康之乱,淮南一点也不输给江南。
坐拥运河,商业发达。
少有水患,农业兴旺。
从唐末五代开始,楚州就取代扬州,成为淮南地区的老大哥。
因为扬州太富庶了,各路军阀都想染指,反复争夺之下,屠城就搞了好几次。
而楚州呢?
只经历过一次屠城,还是被柴荣给屠的。
柴荣一辈子只屠城过一次,这仅有的一次便给了楚州。而且中途被赵匡胤叫停了,损失不是很大,只屠了万余军民。
根据北宋熙宁十年的统计数据,楚州该年的商税18995贯,而扬州的商税只有10887贯。
如今,楚州成了大明淮南省的省会,再加上政策的改变,营商环境变得更好,这里就愈发兴旺起来。
即便商税的税率有所下降,许多苛捐杂税也被废除,但楚州府在大明神符元年,商税依旧达到了惊人的24087贯!
大明朝廷,现在特别有钱。
“刚才的会议内容,整理成文给我过目。”楚州知府聂问吩咐道。
“遵命!”姜噩拱手退下。
姜夔还未出生,也不知道能不能出生,反正他爹姜噩已考上进士。
新科进士,观政三月,姜噩因为表现优秀,被分配到楚州府做正九品书记官。仅仅做了半年,就被新来的知府选中,担任知府的专职书记,也就是省会城市一把手的大秘!
宋代类似秘书的官职很多,有观察支使、掌书记等等。
朱国祥改革官制时,通通改为书记官。
即,掌书记就是秘书长,书记则是普通秘书。
由于朝廷不允许私自聘用幕官——开府除外,各级衙门的掌书记(秘书长),其实还担任着类似师爷的角色。
县衙一级,只有秘书长属于品官,而且多由老吏转官后担任。普通秘书皆为二等文吏。
州衙一级,有2个普通秘书为从九品,其余皆为一等文吏。
府衙一级,有4个普通秘书为正九品,其余皆为一等文吏。
这样做的弊端是官员数量变多,行政开支变大。好处却是朝廷对地方衙门的掌控力更强,而且杜绝了师爷群体的出现。
就连宋朝都没有师爷,朱铭自然不允许明朝冒出来。
清朝的一个县令,仅师爷头子就有好几个,你猜这县令是怎么有钱发工资的?
现在明承宋制,新科进士初次授官,顶多可以直授县丞,那些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
所以对名次不好的进士而言,第一个职务被分配做书记(秘书),就成了颇有政治前途的选择。
如果被一二把手选为专职秘书,就更是撞大运了!
楚州知府专职秘书姜噩,仔细整理会议记录,并很快就写出一篇文章,次日拿去交给知府聂问。
聂问看完,点头赞许:“君有大才。文采斐然又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实在难得,让文吏誊抄送往各曹办理吧。”
姜噩转身走了几步,忽又停下说:“太守,此次征召移民数量较多,得防着那些胥吏趁机害民。”
聂问说道:“征召移民期间,你若有听到什么动静,不要擅自出面干涉,记录下来交给我酌情处理。”
“是!”姜噩拱手退下。
征召五万退伍兵或民兵,那是都指挥使司及下属衙门的事情。
姜噩所在府衙属于治民官,因此只管征召普通移民。总计十五万移民,摊到四个人口大省,每个县的数额其实不算多。
大明朝廷把涟水、泗州都划进了楚州府,全府总计征召移民3855人。根据不同的行政定位,大县移民500多人,中县移民400多人,小县移民300多人。
楚州府的人口密度极大,一个县移民三五百不算啥。
甚至,如果官府刻意隐瞒消息,乡村地区又相对信息闭塞,移民工作甚至掀不起啥浪花。
数日之后。
姜噩穿着布衣在城内闲逛,表情变得越来越阴沉。
知府严令不得张贴告示,也不准官吏肆意宣扬,但短短几日城内就传遍了。
如果只是这样还算正常,毕竟总有管不着嘴巴的小吏。
不正常的是,移民信息被人故意歪曲!
姜噩上前朝着几个路人抱拳问候:“诸位兄台是从哪来的消息?我怎么听说只征召三四千人,而且不涉及城镇户籍。”
这些扎堆的街坊,并不认识府衙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