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调教秘书

“你们现在就把眼前的奏折誊抄一下,然后写出自已的见解。”

“弄完自已的,就跟身边的人换一下。”

“如果觉得对方誊抄有缺失的地方,就补齐。”

“如果有跟对方不一样的见解,就把自已的也写上。”

“最后每份奏折六个人都看过了,再呈给皇帝。”

“如果有比较紧急的,就优先处理,然后马上呈给皇帝。”

“什么是比较紧急的,就是那种需要赈灾啊,有人造反啊这种。”

这个方法其实挺麻烦的,费时费力的。

但是不费朱元璋的力,反正都是年轻人,加班加点儿呗。

以前朱元璋要将奏折看完,然后想想怎么解决。一份奏折动辄上千个字。

经过秘书的提炼,一份奏折估计百十来字就能说清楚,然后解决办法也不需要全都自已想了,起码有六个臭皮匠呢,总比朱元璋一个人想要快。

最最关键的是,经过朱元璋几年的熏陶,这些年轻人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向朱元璋靠拢。

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被朱元璋影响了。

下放到地方以后,每个人都承载着朱元璋的意志,这就是最坚定的门徒啊。

经过朱吾适这么细心的讲解,几个年轻人这才明白自已的工作到底是啥。

只能说朱元璋确实不是一个好老师。

所以他的儿子们,除了自已有出息的,剩下就就都是没出息的。

看着眼前进入忙碌状态的六个年轻人,朱吾适悄悄地退出了奉天殿。

“咋样了?”

朱吾适刚走出奉天殿,朱元璋就叫住了他,原来这货就没有走,一直躲在门外偷听呢。

“我刚才说的你都听到了?”

“听的真真的。还是贤弟你厉害啊!”

朱吾适无奈的摇摇头。

“你要是把夸我的话精彩用来夸夸这些年轻人,他们肯定会成长的很快的。”

“不要一味的打压年轻人,越是年轻人越需要肯定。”

“咱记住了。”

朱元璋毕竟是古人,古人奉行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一套,对于给予年轻人肯定,他是真不懂。

他虽然不懂,但是他做的很好,对朱标就是这样,各种夸赞和肯定。

对老二他就坚决奉行了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理论,结果就是,越打越废,最后都他娘的心理扭曲了。

“胡惟庸怎么样了?”

想到老二,朱吾适突然又想到了胡惟庸。

“他还是那样呗,只能搞点儿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

枪杆子里出政权,胡惟庸没有兵马,他能翻起什么浪花呢?

朱吾适也懒得理会这些个政治斗争。

别看朱元璋在自已面前总是跟个憨批一样,要真论政治斗争,十个自已也搞不过人家朱元璋。

所以在这些方面,朱吾适根本就不掺和,最多也就是吃个瓜而已。

“咱们足球比赛啥时候举办?华夏连他娘的沙特都踢不过了啊!”

提到这个朱吾适就来气,泱泱大国,谁谁都踢不过,去哪儿说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