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从江苏张家港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生物化学家樊春海
院士出生地
樊春海院士,1974年3月出生于江苏张家港。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距无锡 58 千米、苏州 90 千米,距常州 55 千米、南京 200 千米,距南通 62 千米。
8000 年前,张家港南部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商末时期,属勾吴之地。春秋时期,属吴国延陵郡。秦代,属会稽郡。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建毗陵县暨阳乡,为境内有据可查的最早的乡级行政建置。
晋代,置暨阳县,为境内第一个县级行政建置。南朝梁代,在暨阳之墟建梁丰县。
唐代以后,分属常熟、江阴两县。
直到清代同治十三年(公元 1874 年)至民国,常通港以北约 10 平方千米沙地予通州(今南通市)。
1949 年以后,东部属常熟县,西部属江阴县。
1962 年,常熟划出 14 个公社和常阴沙农场,江阴划出 9 个公社,建立沙洲县,隶属于苏州地区。
1986 年 9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以天然良港——张家港港命名设立张家港市,隶属于苏州市。
出生地解码
樊春海院士出生于江苏张家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张家港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为樊春海提供了优质的中学教育。
他毕业于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这是一所优秀的学校,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在中学时期,同学之间融洽平等地讨论问题,形成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在老师们的敬业指导下,他不断成长进步,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这对他日后的学术发展至关重要。
张家港一直秉持着“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
这种精神激励着樊春海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努力奋斗,勇于挑战困难,追求卓越。
他在科研工作中不畏艰辛,从基础研究做起,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方法,这种精神的影响贯穿了他的整个科研生涯。
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促使樊春海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他积极参与家乡的教育事业,成立了“樊春海院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室”,以优秀教练员培育、“强基计划”优选、“高端竞赛”攀登等项目为纽带,开展师生专项培育工作,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培育机制,为家乡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张家港的产业发展为樊春海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实践和应用的机会。
例如,张家港的半导体产业是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为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产业支撑和应用场景。
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张家港的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张家港积极推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樊春海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平台。
他能够与家乡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促进了学科交叉和创新研究的发展。
院士求学之路
1992年,樊春海考入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本科,1996年7月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96年9月,樊春海考入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硕博连读,2000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后。
2001年,樊春海先后赴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有机固体研究所和加州纳米系统研究所Alan j. heeger(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
求学之路解码
樊春海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南京大学是一所学术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在南大的学习期间,樊春海接受了系统的生物化学专业教育,从本科到博士的深入学习使他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他在研究生期间从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成为了他后续科研的重要主线之一。
樊春海师从朱德煦先生、陈洪渊先生、李根喜教授等名师。
这些老师在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经验,他们的指导和教诲对樊春海的学术成长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老师们的影响下,樊春海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更传承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南大要求博士研究生毕业需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成果,这种高标准的要求促使樊春海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他经过努力在《分析化学》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实现了突破。在科研实践中,他逐渐培养了独立思考、创新探索的能力,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为日后的科研创新奠定了基础。
在南大的学习和生活中,樊春海深受师长和同学的喜爱,他为人谦和、待人真诚、知书达理、尊老爱幼、团结同事。
这些优秀的品格使他能够与同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他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有助于他在学术道路上不断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有机固体研究所和加州纳米系统研究所都是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前沿的研究课题。
在这些机构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使樊春海能够接触到国际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的技术方法,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为他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 Alan j. heeger(2000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heeger 教授开阔的学术眼光和对学科交叉的推崇对樊春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 heeger 教授的指导下,樊春海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还学会了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他日后在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在国际顶尖的科研机构学习和工作,使樊春海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学家进行交流和合作,提升了他的国际影响力。
这种国际交流的经历也锻炼了他的学术交流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使他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学术合作和交流,为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院士从业之路
2000年,樊春海博士毕业后留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任教。
2004年,樊春海开始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2004年,樊春海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5年择优支持,终期评估优秀)。
2007年,樊春海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6
2009年,樊春海与刘冬生、王树教授创办了“dnA纳米技术国际研讨会”系列。
2011年,樊春海担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首席科学家。
2019年11月22日,樊春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年6月29日起,樊春海开始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从业之路解码
樊春海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南京大学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优秀的学术传统。
樊春海在此任教,能够深入接触和传承学校的学术精神与研究方法。
这为他后续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思维方式的培养,使他能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深入探索。
教学工作促使他不断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和深化,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他也需要不断思考和解答问题,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与年轻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也为他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发,有助于他保持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创新精神。
在南京大学,他能够与校内的同行专家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建立起广泛的学术人脉。
这些学术关系为他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和合作的机会,有助于他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支持。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为樊春海提供了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充足的科研资金支持,使他能够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例如,借助上海光源建设的契机,他能够进行更深入的交叉学科研究,这对于他在生物传感、dnA 纳米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该研究所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氛围,为樊春海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他能够与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交流,拓宽了自己的研究视野,将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形成了独特的研究风格和优势。
在研究所工作期间,他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出,也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科研水平。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验和能力,对于他在科研领域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担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首席科学家,这使他能够站在学科前沿,组织和领导团队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他锻炼了自己的科研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提高了自己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为我国纳米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办“dnA 纳米技术国际研讨会”系列,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通过组织和参与研讨会,樊春海能够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了解国际前沿的研究动态,提升了自己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使他能够整合学院的科研资源,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
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术理念和发展思路,制定学院的科研发展规划,引进优秀的人才,加强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院士科研之路
樊春海院士是我国着名的生物化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传感器、dnA纳米技术与dnA计算和生物光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