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这就开始搞综合电力系统了?
张维永放下杯子,露出一脸“麻了”的表情,同时狠狠捶了两下胸口,才让刚才没顺下去的那口气喘匀乎了。
“你等会你等会……”
缓过来之后,他赶紧制止了常浩南继续说下去:
“常总,恕我直言……”
“一个三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群,就不说前面还有立项准备,还有原理验证之类的事情,哪怕咱们跳过这些步骤,今天就立项,那从开始研发到顺利发射入轨,也需要一个大概两到三年的周期……”
“所以我才定了个两年的目标嘛……”
常浩南的回答突出一个理所当然,反而显得张维永有点少见多怪那意思了。
“不是……但……”
后者一时间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回应,支支吾吾好长时间愣是没吐出一个字来。
“预研阶段,也可以做一些事情嘛……”
看着有点绷不住的老张同志,常浩南出言开导道:
“低轨道通信中继星不需要很大,有24个转发器已经足够了,东方红三号现在应该是很成熟的平台,我可以先给你提供一些网络编码技术的硬件需求,最好是能在立项之前就把卫星总体设计在纸面上解决掉,明年正式立项之后,只需要进行设备调试和软硬件适配就行,两年时间完成不算夸张……”
张维永,没说话。
只是瞠目结舌地看着常浩南。
好家伙,别人预研是研究可行性,最多加上一些关键技术节点的论证。
本质上是一个管理类大于技术类的过程。
结果到您这,预研是直接把项目干完一半是吧?
常浩南也看出了张维永的惊疑不定,于是搬出了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
“放心,我之前带队伍开发涡扇10,还有那台重型模锻压机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
“前期经费肯定不足,但结合过去的开发经验和技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实验,还是能正常推动进度……”
“……”
接下来,常浩南花了大概十分钟时间,向对方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有没有实际作用不好说,但最后总归是让张维永同意了他的提议。
而海洋一号的第一次正式测试,也就在这样的“意外收获”当中结束了。
……
接下来的整个四月,常浩南都如他之前所计划的那样,准备qc300燃气轮机的立项工作。
作为项目总工程师,他需要负责的具体技术工作相对较少,但大部分协调和管理任务都落在了头上。
尤其是跟船舶重工703所合作的相关事务——
在之前那场研讨会结束之后,两边的集团高层都很快批准了合作研发30兆瓦级新型动力燃机的提议。
考虑到海军,以及负责总体设计的701所都更加青睐当时的第二个,也就是在052c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度改进,并放大船体到8000吨级的选择,因此合作的基准研发最终被确定为qc300。
也就是说,船舶重工703所将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到qc300的研发当中。
主要是机匣,以及间冷器两个部分的设计工作。
但型号主导权仍然在航空动力606所手里。
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完成了选型。
只不过,选型“失败”的703所也可以从中获得一部分的经费和利润,支持其继续完成对gt25000的国产化和升级改进。
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种情况,相当于直接完成了项目建议和可行性研究。
至于初步设计……
qc300可是涡扇10航改燃。
后者目前在空军的表现,就是最好的初步设计说明。
因此,立项审批,自然是稳稳通过。
甚至都没像当初涡扇10一样惊动科工委乃至更高层领导。
只是由总装备部、海军、航空动力集团和船舶重工集团四个直接参与方,就把项目给定下来了。
立项评审会结束之后,703所那边派来的副总工程师特地放慢脚步,找到了常浩南:
“常总,请留步。”
后者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听到有人叫自己,便循着声音看过去:
“哦……是常山总啊……”
他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转身面向来人:
“有事你说。”
说来也巧,这名副总工也姓常,叫常山。
其实像这种一二把手姓氏相同的情况不算罕见。
分别叫常总和小常总就完事了。
最开始,大家也确实是这么叫的。
直到有一天,当常浩南和常山在站在一起的时候,有人叫了一声小常总。
然后俩人同时抬起了头……
总工比副总工年轻太多,有时候也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