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大韭菜 作品

第五百四十二章:“主张南迁者,可斩!”

 “你就不能好好教导他吗?”

 “你就那么忙!”

 “仁宣之治就是让你放任边卫废驰的吗!”

 “你知不知道!”

 朱棣猛地附身,一双枯手似钳子般紧紧箍着朱瞻基的肩膀。

 “朕现在杀你的心都有!”

 一旁的朱高炽连忙高呼“爹!”

 “你闭嘴!”

 朱棣扭头怒吼道:

 “朕还没糊涂!不需要太子指教朕该怎么做!”

 朱高炽默默缩身叩首。

 朱棣胸膛剧烈起伏着。

 他环看一周。

 又转身回到本处坐下。

 他所担心的主要有两点。

 一是瓦剌会利用皇帝要挟明军各重镇开关延敌。

 二是京师北京即将成为瓦剌的下一个目标。

 而京军五十万都被那混账带出了居庸关。

 北京附近已经无兵可调!

 如何保卫京城,是最现实、最重要、最紧急的事务!

 那边的三人继续跪着。

 直到……

 “你呀,还是一上头就口不择言。”

 苑门处。

 徐皇后看着朱棣,笑着。

 朱棣看着她,冰冷的表情融化了。

 “唉……”

 ……

 【明朝险些半壁沦陷,甚至亡国。】

 【这是土木堡之变经常会被一笔带过的一点影响。】

 【原因很简单,这一点几乎没有发生实际作用。】

 【再加上土木堡之变未能改变明朝对周边政权的军事经济优势。】

 【所以传统史家往往也就点到即止,不会深入阐述。】

 【但是,归根到底,这才是土木堡之变最重要的影响!】

 【衡量影响重要与否,一方面要其涉及面多广、是否持久。】

 【另一方面也要看其是否致命、是否已经到了所谓的历史转折点上。】

 【而在古代中国,还有比有可能改变国运更重大的历史转折点吗?】

 【而土木堡的影响没有扩大成宋徽宗那样,只因朝堂上也站出一名类似李纲的大臣。】

 【他叫于谦。】

 ……

 天幕上。

 太和殿。

 一身蟒袍的王爷坐在高位,脸上表情游移不定。

 底下众臣吵吵嚷嚷。

 一名大臣对上位行礼道:

 “殿下,我昨日观天象,对照历书,发现有大劫,此乃天命难违,只有南迁才可以避过此难。”

 话一出口,一片附和之声随之响起。

 “徐侍讲所言极是,如此危急之时,保住国体事大!”

 “对呀对呀,况且太后年事已高,怎可受此惊吓?南迁后稳住后方,再行对策方为上策。”

 “是啊,而且三大营精锐尽失,即便京中百姓众多,赤手空拳对付瓦剌铁骑也是笑话。”

 话一出口,认同之声更是蜂蛹而起。

 坐在上位的亲王面有意动。

 ……

 大明·宣德时期

 “咳咳咳!”

 朱瞻基猛烈的咳嗦着。

 “咳咳!徐珵!”

 “妖言惑众之辈!”

 “咳咳咳!”

 此时南迁就是步了宋朝后路!

 ……

 “主张南迁者,可斩!”

 一声怒喝在天幕中响彻。

 怒吼者走出列伍。

 他头戴乌纱,一身蓝色官服。

 挺拔如松的身影回顾面向众臣。

 ……

 【公元1449年八月十七日,“土木之变”的消息传至京城,举国震惊,北京城内一片混乱。】

 【翰林院侍讲徐有贞(原名徐珵)夜观星象,发现有南移之势,认为天命已经更改,唯有南迁能避开此祸。】

 【兵部主持的于谦,听不得徐有贞这种带有逃跑主义色彩的论调。】

 【他大声叱喝:“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于谦的意见博得了朝堂上一批正直大臣如胡濙、王直、陈循、商辂、王竑等的称赞。】

 【司礼监提督太监金英更是让人将徐珵赶出了大殿。】

 【这种情况下,即使心里主张南迁的大臣也都噤若寒蝉,朝堂上顿时统一了意见。】

 ……

 大明。

 朱元璋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有有智之人。

 在刚刚战败的情况下,边境与北京都将不守。

 华北、西北将沦于蒙古铁骑蹂躏之下。

 最好的局面也不过划江而治。

 若朝廷上都是那徐什么之类,大明就真难逃南迁之运了。

 他拍着胸口顺着气。

 一抬头……

 心口一热。

 “噗!”

 血雾自口中喷出!

 ……

 【八月十八日,孙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八月二十一日,于谦正式升任兵部尚书,全面负责保卫北京。】

 【而与此同时,朱祁镇那边也来了一个大的。】

 ……

 天幕上。

 狂沙席卷着宣府城门。

 守将扶着城头看着城下,一脸羞愤与悲戚。

 两侧旁立的将士也俱都底下头颅。

 城门下。

 金甲在烈阳照耀下熠熠生辉。

 “朕乃当今天子!”

 “尔等速速打开城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