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甚 作品

蜉蝣求道——第十三卷总结与感言


                 首先惯例总结一下成绩。

  《赤心巡天》写到现在第十三卷结束,均订73057,追读88000,总订一亿六千三百三十六万。

  七百九十七个盟主,其中两个黄金盟主,三十四个白银盟主。

  各项数据仍然是稳中有升,而且升得不慢。

  对于一本八百万字的小说而言,这简直是个奇迹。

  ……

  回顾这一卷的写作。

  整个《朝闻道》卷,从开篇写到现在,我没怎么加过更。

  因为我告诉自己,现阶段最重要的是让这部超级大长篇平稳落地,成绩什么的不再是最主要的事情,填坑落地是根本,其它的事情随缘就好。

  这一卷填的大坑有武道开拓,有靖海计划,有长河龙君,中古之秘。小坑密密麻麻地填。

  第一卷就出场的武道修士孙小蛮,连接了武道开拓者王骜。从第一卷延展到最新卷,到王骜轰出那一拳,完成武道的开拓。这倒是一条直线,虽然跨越千山万水,没什么写作难度。

  整個靖海计划,从第二卷就开始埋线,彼时姜望初遇许象乾,佑国的巨龟第一次出场,一直到第十三卷的现在,跨越七百万字,若隐若现的脉络,流动在不同故事的角落,最终在沧海完成交汇。

  景国、齐国、佑国、海族、尹观、姜望,多视角多线索的交汇。又连接了羲浑氏九子,长河龙宫,人皇烈山,中古故事。

  如何在越来越狭窄的写作空间里,将它完整表现出来,才比较费思量。

  最后是天地斩衰来结束这一幕。

  而天地斩衰所以引发的天机混乱,又间接导致了李龙川的死,姜望以力证道的失败。

  姜望是因为许象乾而认识李龙川,也在彼时第一次接触靖海计划的那头巨龟,最后李龙川却死在靖海计划的余波里,死在巨龟背上。

  田安平提刀说“你们挑起了战争”的那一幕,我的写作人格,认为那具备一种美感。在电影画面里会非常漂亮。

  命运的错谬与不可知,似是而非和前缘早定,是这个世界动人的因由。

  契科夫说,如果故事的开头出现一把枪,那么在故事的结尾,就一定会有枪响。

  事实上在网文的连载中,很多读者需要的是,第一天出现一把枪,第二天就应该枪响。甚至是第一段出枪,第二段就要响。

  《朝闻道》和《我如神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

  这两卷都是在卷名就告诉你,主角一定会神临/衍道。

  所以读者就会非常地期待,那一刻的到来。

  所以当主角迟迟不衍道的时候,读者就会非常的烦躁,越来越烦躁。

  每天就是“神临了吗?”“没神。”“别人神临了。”

  “衍了吗?”“没衍。”“看毛线”。

  事实上《赤心巡天》的读者已经算得上有耐心,毕竟也追读了这么久,大家互相是有点了解的,多少存在那么点信任。换做阅读别的小说,恐怕第十章就造反了。阅读《朝闻道》,却是行程过半才开始造反……

  我有时候想过,或许换个卷名会更好。不要把那把枪放出来,也许读者就会多一点耐心。

  但的确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卷名。

  “合适”胜过所有的理由。

  所以……

  就这样吧。去他妈的。管他呢。

  这一卷有三次可以结卷的地方。

  一次是姜望在天人状态下赴海,他完虐田安平,逼着这个疯子捂着脖子离去的时候,情绪其实是一个结束的状态。很多读者也都觉得可以落幕了。姜望也可以因为极度愤怒的情绪冲破天人态,证道绝巅。算起来是个不好不坏的结卷,最好顺便杀了田安平,那还能因为复仇的爽感,多加点印象分。

  第二次是姜望以力证道,他创造前所未有的记录,全面超越向凤岐的传说,剑指李一,完成还真观外的回响。

  在这里结卷简直完美。

  绝大部分读者也是这么期待的。

  从“真人当为自己加冕”,到“李一!”,读者的情绪也堆到了顶峰。

  事实上当时的追读已经来到87625,换而言之,我多用了十二天的时间,多写了这么十三章,废了这么多劲,挨了那么多骂,在直观的成绩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几千追读的起伏,再正常不过,几百个更不算什么。

  就像我昨天看到一个读者留言——早这么写不就行了?非得绕这么一段,白挨那么多骂。

  真有道理啊。

  施暴者并不觉得施暴是错的,只觉得你姿势没摆好。

  在《天之上》那章之前,我就因为一些生活里的事情,疲惫了好几天。当时只是跟盟群读者说了一嘴。

  写《天之上》的那天晚上,写到凌晨两点多。躺到床上后脑子非常活跃,结果到了四点也没睡着。当时不敢睡了,怕一觉醒来没时间修改更新,想着不如修了再睡,索性就爬起来。精神不太好,断断续续修到七点多才去睡。

  可能身体确实大不如前吧。

  通个宵人就废了,立刻开始头疼。就是脑门一抽一抽的,太阳穴那里的那根神经,冷不丁给你抽一下,连续几晚都睡不着。然后扁桃体发炎,咽口水都疼,偏偏还发热,咳嗽!咳一阵疼一阵,酸爽极了。

  当然说这些不是为了搏同情,抱病搬砖的人多得是,这是你的工作。

  我只是想炫耀一下,我多么牛逼,有多么坚强的意志力,是怎样在写作。

  在《天之上》那里,摆我在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条是就这样结卷,诚如诸位所见,在接下李一那一剑之后,顺势让姜望绝巅就够了,加个几百字的事情而已,并不难。最多再让姜真君去异族逛一圈,完成天京城立言,不会超过两千字。

  读者的情绪也完全可以在那时候宣泄完满。

  我能收获一个快乐的假期、读者的欢欣和满足、当时的好成绩。也几乎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另一条路就是现在这样,拖着病躯,开启长达十二天的煎熬征程。要收掉第一章到第一百章的天人线,用一秋成道,完成《朝闻道》的主题。做一次贯穿始终的表达。

  每一次把读者的期待按下去,都意味着你需要做得更好,才能挽回读者的心。

  所以在这条路上,我需要面对——

  写作难度的提高,身体的不适,精力的衰弱,读者预期被拦截的不满,还有那几个没下限的东西无止境的咒骂攻击。

  甚至于其实我并不能确定,在按下这种程度的期待后,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只是知道前方有那样一条路,我觉得那样更好,但我并未抵达,我并不确定我的精力和体力能否支撑我走到那里。

  而一旦我没有做到,等待我的将是什么,我非常清楚。

  这两条路利弊是如此清晰,对于一个智商正常的成年人来说,怎么选并不是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

  对于情何以甚来说,这不是一道选择题。

  这从来就不构成选择。

  一证天人就是为了最后的十三证,就是为了七情六欲火红尘劫。天态就是为了对应魔态,《朝闻道》的名字落下时,我想的就是朝生暮死朝闻道的精神。蜉蝣生来只一瞬吗?那被你掠过的一瞬间,或许也是某只蜉蝣求道的一生!

  那有什么理由能够阻止我这么写呢?

  你们知道的。

  没有任何人、任何声音能够改变我。

  我从来都知道我要怎么写,我会怎么写。

  从开始到现在,我唯一的变化,只是更明白我这么写会面对什么。

  然后我去面对。

  然后我继续这样写。

  它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没有关系。它是我最想要的。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创作生命会更短,我只想写我想写的作品。不然这一生也太没趣味。不然我日复一日地坐在电脑前,我也太枯萎。

  其实这一卷不止在结卷这里是如此。

  在武道开道的时候也是。

  当王骜找到王肇,说“接下了,两清。接不下,两清。”的时候,我转了镜头。

  也有很多人骂。

  他们像是一群好不容易来了状态的早泄男,急吼吼地要完成人生的大和谐。浑不知前戏的重要性,也不懂得高质量的绵长的高潮远胜于那一哆嗦的满足。

  王骜一拳轰出,武道就开拓了。

  但武道顶峰的故事,还根本没有铺开。几个武道宗师的意志,还没有表现。

  这几笔不勾勒出来,后面四大武道宗师托举王骜,怎么让人动容?

  后面猕知本潜游天道深海、设局阻道,乃至于谋算姜望,也都牵扯不开了。

  嘿。说这些也没屁用。

  喜欢的还是喜欢,讨厌的还是讨厌。支持的还是支持,挑刺的还是挑刺。

  我只是下班了,随口跟朋友们吐槽一下。(可见人都是需要吐槽的)

  我不想说什么大环境,什么不理解,什么社会的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