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和米酒 作品

第204章 百万订单

 沪上这边的消息没等回来,南京那边先送来了喜报。 

 林飞把产能的事儿挨个打电话说了,进口挂历销售到此为止,如果各位能在本地找到合作厂,那就继续销售。如果没有资源,那就维护好客户关系,等待收货结款。 

 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的南京。 

 此时国内有两大企业巨头,一个是套壳部委的铁路公司,另一个同样是以部委面目出现的邮政系统。 

 要论规模,当然邮政无法跟铁路媲美。但要是看服务网络,资源的汇集度,或许可以争一时长短。 

 毕竟,谁还不是世界最大呢。 

 邮政,没自己的铁路,但是有自己的列车。管着全国的非军电话网络,单飞的储蓄业务,后来成了六大之一。 

 而南京,正是邮政系统南方的核心总部。邮政在此地多大规模,光中小学加一块六所,大学两所,中专一所。 

 郑毅抽签的时候,抽到了南京周边。这哥们当时还抱怨,说是要跑的地方太多,而且地方管理严格,不一定能出成绩。 

 事情也确实如他所料,没有关键的引荐人,想要找能说上话的人物,那是比登天都难。 

 这儿附近的战友也不是没有,就是阶层低了点,够不着大的集体单位。 

 他最好的哥们之一,现在在秦淮区当邮递员,一听说有印刷业务找合作,还是个外资,立马就给总部进行了汇报。 

 “林飞,谈成了,邮政有意向合作。我给他们看了样品,除了纸张之外,别的没问题。他们厂里有大型的印刷机,东德货,一天四色套印能出八千多张。而且,他们能调动周边城市的闲置印刷机,保守一天印五万张没问题。” 

 “行啊,那你抓紧跟他们谈,最好试印刷装订一次,看看质量和具体的产能。纸张当地采购也可以,最好问问他们能不能搞到进口配额,咱这走账直接用本币,不动外汇......” 

 大型印刷机,基本就是1开印刷,有多大纸都能塞得进去。这玩意转起来,有那么几台机器,肯定能把产能跑飞了。 

 而且,内地采购,内地用工,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 

 到时候,精品印刷的卖五块,标准印刷的便宜点呗,卖个两块钱,渠道也有得赚。 

 随着各处的业务线汇报,又有了三处合作的印刷点。分别是济南、郑州、武汉,三个地方的要价都低,每套给两毛的加工费就行。 

 最令人惊喜的,是最后才回信儿的沪上新华。人家毕竟是做文化的,彩色印刷机当然有,那也是印报纸和书籍的。 

 不过,他们现在虽然还是财政拨款,可也面临着薪酬制度改革。准备从全财政拨付单位,转成30%拨款的经营性事业单位。 

 他们之所以能看上这个业务,主要是看中了产品销售的利润。 

 满天下,再没有一个覆盖所有县城的文化商品渠道网络了。 

 卖挂历,这不是有手就行? 

 沪上的领导要求,即刻派核心人员过来谈判,最好带着印版来,双方合作,各占50%。 

 大生意啊,能抱上新华这根粗腿,写本烂书都能上作家财富榜。这年头,新华就是另类的印钞机。 

 派人从港岛送印版过来,立即订机票,林飞又带了三十万的港币,三个人直接到了白云机场。 

 他这跟火燎腚似的,老吴那边的合作都没谈完。等那个慈溪商人再上楼堵人,发现林飞一行人已经退房走了,可把他悔的啊,两条大腿都拍的雀青,跟让人动了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