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和米酒 作品

第172章 商业文化

 老高听林飞这么一说,心里从此对这小子高看一眼。没白挨折腾,果然长大了,不再是个毛楞增光的小年轻。 

 “你说吧,啥意思?这两天带着我转悠,是想给老叔我上一课,题目是啥啊?” 

 “为啥开工不足,为啥就业不充分,为啥买卖不兴,为啥生活质量上不去。咱爷俩转了两天,你看出这地方跟哈城啥区别没有?” 

 老高心说,你小子还真给我上课啊!行,那我就答对答对你。 

 “大差不差,但这地方旅游发达,外来人口不少。再就是小买卖多,市面上活泛,本地人闲人少,看着生活不错。” 

 林飞接着问,“那您琢磨明白没有,这里面差在哪儿?” 

 这就有点为难人了,他刚回农垦局也没多长时间,对全国经济形势也不掌握啊。工业对比,哈城

也算老工业重镇,至少不比杭州差。说是新兴工业,大家都是一个阶段过来的,没听说这里有啥新产业。 

 老高死劲想了半天,还真就没找着这背后的原因。 

 林飞也不卖关子了,他怕老高待会气急了,再动手揍他。 

 “流动性,钱,必须能从高处,流淌到低处。咱们市场交易的主体是什么,是单位。是政府、是学校、是工厂、是铁路、是村镇。一切分配也是,没有单位,就无法进入常规的分配体系。但您想过没有,你赚200块,我赚40块,咱俩不能交易的情况下,我怎么才能得到你手里多余的钱呢?” 

 这问题,老高还真回答不了。 

 按照现实,钱会聚集在哪不言自明。但钱怎么流动,没有“单位”的参与,经济活动该如何运行? 

 “咱爷俩转了两天,你看到杭州最发达的是什么?是各式各样的服务业,从餐饮到修脚理发、到成衣裁缝、各种小商贩,还有刚才咱们看的工程队儿。他们在干啥?在为钱所工作!而且是针对最有钱的一部分人。今早上,那些大虾是从钱塘江口运过来的,上岸批发分拣,大个头的卖给大院,中个头的卖给餐厅,小的自己做虾油和馅料。一份虾,从船上一块二拿货,折腾一天变成三块五。” 

 老高有点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通过人对人的服务,把钱从多的地方,转移到少的地方。 

 这样市场就有了活水儿,商业就周转起来了。 

 “你说介绍个厂子,可以,谁让咱爷俩关系好呢。可什么厂子合适,人家能在咱们的体系里赚到钱么,能养活得起工人么? 

 私人工厂可跟国营的不一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福利样样不缺,出了事儿还可以找工会帮忙。私人厂,那就是计件算钱,干一天有一天的工资,可不是一份工作一辈子,一份工资养全家。 

 您要是想好了,我带您去港岛,随时可以帮您介绍。就是有一样,您自己得知道找什么样的厂子,人家能不能愿意去。” 

 老高麻了,这特么也不是个农场厂长能懂的事儿啊。 

 来不来去,都涉及到产业理解了,再加上社会效应,难不成还得重新上个大学? 

 他现在终于不羡慕蔡主任了,商业管理这个活儿,还真不是有热情就可以干的。 

 “让我先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