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 作品

0672【党争卖国】


    后世朝鲜的咸镜南道,是曷懒甸女真地盘。

    二十多年前,完颜部女真崛起,曷懒甸女真诸部纷纷归附。

    高丽国王(王构的爷爷)大怒,派兵征讨曷懒甸女真。

    嗯……高丽大败,靠游说贿赂,换取女真休战。

    等到王构的父亲继位,得到了辽国支持,再次出兵攻打曷懒甸女真。

    此战,高丽大获全胜,夺取曷懒甸女真土地,并修筑了咸州、英州、雄州、吉州等九座城池。(即东北九城。)

    紧接着高丽内乱,被迫撤军回国平叛,完颜乌雅束这才带兵夺回曷懒甸。

    顺便的,女真还白捡高丽修筑好的九座城池……

    这件事被高丽君臣视为奇耻大辱,明明他们已经开疆拓土,却因内乱而转胜为败,还遭女真军队反杀入国境。

    那里还有他们劳民伤财筑起的九座城啊!

    如今,王构和西京派宣布要北伐,立即获得西京大族、边关将领、地方小族与中低层官员支持。

    “舆论倒向北伐,已经压不住了。”李之氐叹息道。

    此人是被铲除的权臣李资谦之堂侄,一个权臣倒下,两个后妃被废,但李氏家族却还屹立不倒。

    金富仪阴恻恻说:“只要前线兵败,陛下就能安稳了。”

    国丈任元厚惊道:“这……这不好吧。”

    开京派首领金富轼说:“西京贵族已跟边地武人合流,此战如果胜利,不但西京贵族难以压制,那些武人也会嚣张跋扈。如此危急关头,须得用非常手段!”

    啥是非常手段?

    出卖前线军队呗。

    在内,拖延粮草运输;在外,向金国提供情报。

    当年王构他爹击败女真,开疆拓土修筑东北九城,国王威信盖过所有贵族。

    高丽贵族们也是玩的这一招,先挑起内乱,请求前线撤军平叛。同时把消息传给女真,纵容女真反杀进高丽国土,接着又提出归还新占土地。

    甚至,他们还倒打一耙,将击败女真的将领,以擅起边衅为由给杀了!

    “你们不会对陛下动手吧?”任元厚身为国丈,他并非在意女婿,而是在意自己国丈的身份。

    金富轼说:“王长子已快满周岁了,应该立为王太子!”

    任元厚不再反对,女婿死不死无所谓,能保证外孙继位就行。

    当然,女婿不死最好。

    毕竟外孙还没满周岁,万一夭折就亏大发了。

    想了想,任元厚补充道:“陛下还是太年轻,万一前线兵败,也是吸取了教训。到时候,可让陛下多读书,我再嫁一女给陛下。”

    这是提议把国王软禁,然后多生孩子,确保下一任国王,依旧是任家的外孙。

    金富轼点头说:“此老成持国之言。”

    双方达成交易。

    李之氐跑来插一句:“明国势大,不可无视。”

    金富轼这一族,乃新罗王室后裔。

    他父亲和朴寅亮出使宋国,二人诗文在东京刊印,为高丽赢得“小中华”的美名。

    金富轼本人,也通晓儒家经典,从情感上是思慕中华的。

    但是,高丽彻底臣服金国的表文,正是金富轼亲笔所写。他能在高丽稳居群臣之首,也有金国支持的因素存在。

    金国能支持自己,为啥明国不能?

    金富轼微笑道:“准备好海船和使者,一旦前线兵败,我们就把陛下请回开京。然后让使者立即渡海,献上国书臣服大明,请求大明册封国王并出兵援救高丽!”

    “-->>
                                         
好计谋!”众人拍手大赞。

    先勾结金人打残国王的军队,再软禁国王确立太子,顺手干翻西京派和武人集团,最后又臣服大明获取天朝支持。

    一旦成功,高丽就是开京贵族的天下!

    这些家伙,把宋朝党争给学个通透,却将国家利益视若无物。

    高丽国王还在聚兵征粮,已有高丽信使前往金国,通知金人赶紧调集军队,最好能够设伏把高丽大军歼灭。

    与此同时,金富轼又写好国书,派使者在港口待命,等时机成熟就去投靠大明。

    开京派是一帮虫豸,西京派又好得了多少?

    妙清和尚与郑知常,故意夸大明军的战果,谎称女真精锐已所剩无几,无非就是为了撺掇国王出兵。历史上,北宋都被金国给灭了,他们竟然对国王说宋军大胜,打算趁金国灭宋的机会兴兵北伐。

    洪武三年五月,高丽国兴兵一万八千人,还没等粮草筹措齐备,就水陆并进杀向金国的曷懒路。

    王构信心十足,拥有必胜把握。

    父亲十多年前出兵,可以大破女真开疆拓土,在东北筑起九座城池。做儿子的又为啥不行?

    他也不想想,当年高丽击败的,只不过是皮甲都不多的曷懒甸女真。甚至连完颜部女真,那个时候也铠甲不足,怎比得上现在的女真强兵?

    王构坚持亲自领兵去前线,妙清和尚害怕出意外,反复劝谏他不要冒险。

    于是,王构在元山停驻,等着将士旗开得胜的消息。

    说实话,如果开京派不给金国报信,高丽在北伐之初指不定真能打赢。